0571-89169999
医院资讯

医管 Talk | 将康复做成一件真正有品位的事

2022-07-03

undefined

以前大家总觉得康复是一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其实完全不是这样。我们期待,将医教研结合的全产业链理念真正引入中国,让康复成为一件真正有品位、有科研价值的事。

—— 林建强

 

刚刚过去的 6 月,坐落在京杭大运河畔的一家新型康复医院迎来了第一批住院患者,开启中国康复医学史上又一段全新里程。

2021 年 3 月 18 日,由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富春控股集团三方合作共建的三级康复医院——浙江大学康复医院(下称浙大康复医院),在杭州崇贤港正式开工建设。
 

2022 年 5 月 27 日,浙大康复医院顺利通过医疗执业许可验收,标志着其正式开展运营工作。

undefined

浙大康复医院的建成与运营是打造「 医、教、研、产、养 」一体化康复产业集群新起点的力证。在「 三块牌子,一套班子 」的管理模式下,医院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托管经营。

 

作为「 健康中国战略 」的重要组成部分,浙大康复医院将以康复医学为特色,全方位打造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国际一流康复专科医院。

 

同时,浙江大学-富春康复联合研究中心也将入驻医院,并设有浙江大学康复专科远程会诊中心,共同发挥浙江大学高水平科研、学科、人才综合优势,和富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资本和产业优势,深入开展产学研研究,推动促进康复领域多学科融合发展。

 

本期医管 Talk 节目,我们采访了浙大康复医院执行院长林建强,结合个人体会与临床实践,介绍医院筹建与康复专科特色。

undefined

政府助力,三方共建

 

浙大康复医院于 2019 年由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富春控股集团三方联合举办,是一家非盈利型的康复专科医院,按三级医院标准组建。

 

多年深耕康复医学领域的林建强,研究范围从骨科康复、疗养康复再到重症康复,对整个康复医学的管理燃起了极大热情。因此,他从 2021 年选择加入了医院的筹建工作。

 

据他介绍:「 医院从创建之初便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包括浙江大学、浙大第一附属医院,以及当时的杭州市、余杭区政府等部门对这个医院都很关注。」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浙大康复医院凭借较高的投入规模、较大的体量,和现代化的设备设施,在一开始便吸引了诸多目光。

undefined

「项目初期,我们从基建、仪器设备、人员准备等方面都进行了将近两年的筹划。目前医院各方面的验收都已经完成了,也迎来了第一批入住患者。」
 

林建强介绍道:「去年的 11 月起,我们就已经将医疗人员派往浙一医院、浙二医院、儿童医院、同德医院等地方进修。到目前为止,每个医生、护士和治疗师都接受了半年左右的培训,并陆续回到医院」。

在他看来,此刻的浙大康复医院会站在更高的起跑线上,整装待发。

undefined

浙大康复医院崭新的医疗康复大厅

专业领航,群英荟萃

 

毋庸置疑,医学人才是一所高水平医院的发展关键。浙大康复医院得益于浙江大学、浙大一院的品牌优势,获得了诸多人才的青睐。
 
对此,林建强感受颇深。「我离开公立医院以后,也到过一些大的企业集团。非常理解这类医院的招聘难度之大,选择空间有限。」

 

后来通过第三方合作发布,医院不到 50 个岗位名额,收到了 4000 多份简历。林建强将这样的收获归功于浙江大学的品牌效应和高起点的建设标准。不止于此,层层筛选入职后的培训更是被面试者们津津乐道。

 

「 一听说他们来了以后还有半年的培训,所有医生、护士和治疗师都感觉,『这怎么是一家民营医院呢?一家公立医院可能都做不到。』我们做到了,并且也确实让员工们获得了不少的知识。」

undefined

诚然,人才队伍的长期建设也离不开外部的大大力支持。浙江大学富春康复联合研究中心每年获得富春集团的资金投入,包括脑外科、康复学、神经内科、重症和基础研究在内的各领域内顶级专家自然也成了医院的强大依靠。「我们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把他们请过来会诊、小组讨论」,林建强说。

 

对于住院病人最为关心的查房医生、护士和治疗师的队伍建设,医院更多基于与浙医一院的合作,从科室主任到护理部主任再到治疗师长,都引入了公立三甲的医护人员参与患者的治疗管理。

 

「 在到浙一进行半年的进修前,他们已经拥有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基于这样引入和再提高的模式,林建强确信医院可以提供给患者十分放心的诊疗服务。

 

加入医院的「 新鲜血液 」在历经层层严格筛选后,浙大康复医院会根据他的专业特长、培养方向送到浙一,甚至送到其他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深造。给人才合适的发展平台。林建强表示,通过「康复医学院」实现人才的自我培养则是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构想里的最终方案。

 

医院还没开业前,便有不少患者及患者家属来进行参观访问,对浙大康复医院的设计理念及环境「竖起大拇指」。

 

「 我们也接待了省市一些领导、专家,他们普遍反映硬件各方面都是一流的,国外也很少看到」,林建强举例,医院的走廊空间专门针对康复病人推床进出的特点进行了加宽;为了使急救等流程能够更加高效快速,医院的「车道」从一般的「两车道」增加到了「六车道」。

 

不难看出,从人才吸引到设施与硬件装配所彰显的都是这所新兴三级康复专科医院对标高水平的坚定与雄心。

undefined

浙大康复医院的新病区

守正创新,责任在肩

 

引入优质资源是浙大康复医院高质量高速建成发展的秘诀之一。而作为在康复领域的崭新名片与品牌,医院同时着眼当下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积极创新,结合临床实践,输出自己的成果与理念。

 

「重症康复」是医院瞄准的领域之一,也是林建强多年来的研究方向之一。2017年,林建强提出的 HDU(high dependency units)概念,如今几乎在全国范围内都被广泛接受。

 

50、60 年代的国内没有办法进行重症抢救,许多人的生命也因此走到了尽头。80 年代以后,中国有了 ICU 的概念,成为了与死神抗争的有力武器。然而,从死神手中抢过来的患者,生活质量很低,很多需要带着呼吸机生活。着眼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如今的浙大康复医院,拥有大型高压氧舱的呼吸机支持。

 

「脑损伤后,氧气的支持越早越好。我们这个高压氧舱的呼吸机支持许多医院做不到的,甚至是国内许多的三甲医院。」 在诸多设备技术,例如「呼吸机透析机训练」、「封管训练」等多个方面医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特色。」

undefined

谈到当下仍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林建强表示「移植康复」是下一步的聚焦点。目前,浙江乃至全国都尚未开展这项技术,即便是已经开展的医院,在他看来都还有不少进步的空间。

 

而在医疗模式上,针对病情严重的病人,「早期介入」是林建强一直强调的理念。「我们把整个康复的端口往前移」,他介绍道,通过让病人带着呼吸机,在康复师的指导下下地行走,甚至进行一些肌力训练,使患者可以尽早地脱离呼吸机,尽早拔管,减少传统在ICU里肌肉萎缩、获得性谵妄和衰弱等疾病的发生。

 

随着今后的发展,医院还将在康复领域的各个方面大步向前,不断开拓新的治疗理念与方法。

 

undefined

浙大康复医院的HDU病房

在发展规模上,林建强也分享到,除了一期的 550 张床位外,在 1-2 年内二期即可开工建成,3-5 年内三期建成后,则会拓展到 3000 张床位。

不仅如此,将来还会留有足够的面积用于修建一所康复医学院。可以预见的是,在「 养、医、教、产、研、游 」的康复全产业链条之上,浙大康复医院不仅拉开了浙江全省康养新生态的序幕,其自身也将随着产学研合作的不断完善和深化,迸发出勃勃生机。

高压氧方舱与 MDT 协作

舒适高效,共享共赢

高压氧方舱群与 MDT 协作是浙大康复医院的鲜明特色,医院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高压氧舱单体之一。

林建强颇为自信地讲道,「单体舱的角度,我们在国内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从舱群来讲,我们排在第三第四是肯定没问题的」。高氧治疗是在脑缺氧早期「可逆」与「不可逆」的窗口期,挽救患者,甚至恢复到病前状态所能采用的关键手段。

「早两个小时,早一个小时都完全不一样」林建强稍显激动地讲道。医院的高压氧方舱可允许患者「带呼吸机入舱」,从而解决了以往需要「脱机入舱」的苛刻条件的痛点。同时,较于传统普及的圆舱,方舱的独特之处则在于能更贴近日常生活的房间,使患者的就诊体验、心理舒适度大大提升。

undefined

 

关于高压氧舱的利用率问题,林建强认为,这是「医院运行体制」的问题。由于按国家标准,高压氧的治疗费用不高,导致当脑外科希望介入高氧治疗时,高氧科不愿承担风险。同样,高氧科有意向治疗的病人,脑外科却认为患者已经恢复,没必要进行相应治疗。这中间便出现了由于「行政体制」所带来的脱节和矛盾。

 

对此,浙大康复医院则通过 MDT 合作的方式来破局。林建强统管所有科室,使重症、高压氧和康复中心等各个科室都密切配合,MDT 讨论是院内的日常之一。在这样的运行机制下,对来院患者的生命健康无疑是多加了一道保险。

 

将康复做成一件有品位的事

 

展望康复产业的未来走向,林建强道出了他对今后康复行业发展的个人判断与内心期待。

 

在经济发展、重症康复的学科发展以及我国老龄化的现实挑战的共同作用下,康复一定会从过去可有可无的学科转变为一个刚需学科。

 

而从建设力量上来讲,他特别看好未来民营资本在康复专科进行投入。民营专科医院,发挥专科优势,在公立医院不重视的专科领域形成互补,可以实现超车。

 

「民营发展好的都是专科性质的,比如眼科、口腔,(包括)最近康复发展好的也都是一些民营资本。」

 

多年深耕康复领域的林建强,曾在部队系统中任全军创伤康复中心的主任;担任过几届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的委员、康养康复学组长。后来又在浙江省医学会物理医学康复学分会任职。目前是浙江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和社会办医协会康复专业委员会的会长。

 

这一次,他怀揣梦想,在浙大康复医院重新出发。「我并不是到这里想希望拿多少钱」,林建强表示想真正扭转国内对康复医疗的认知,「以前大家总感觉到康复是一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是一种养老、护理的概念。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

undefined

以骨科治疗为例,林建强提到,国内骨科医生的手术水平完全不亚于国外技术水准,但患者的治疗却从手术结束的那一刻便停止了,这便导致了患者恢复差异。「国外髋关节(手术)之后,他当天就下地了,我们好像有点不可想象」,而问题的症结便在于缺乏强大的康复团队。

 

美国芝加哥康复中心、以色列的脑科康复中心是他所期望的医教研一体的模样。接下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是浙大康复医院最基本的发展标准。

 

访谈最后,林建强向我们再一次表露了的心声:作为浙江省第一位现代康复医疗的专业硕士,他决心「来到这儿,把浙大康复做成一个真正有品位、有科研价值的,令病人真正获益的品牌」。